新京報訊(記者 耿子葉 王巍)日前,進口車厘子內表面核酸檢測呈陽性,引發人們的關注。臨近春節,往年的這時候是進口水果的銷售高峰期,但消息持續發酵,不少人打消了進口水果的購買計劃。記者在走訪批發市場時了解到,進口水果受此影響較大,消費者仍擔心進口水果的安全問題。
目前,進口水果到底安不安全?購買進口水果需要注意什么?吃進口水果會不會感染新冠肺炎?2月3日,在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召開的《農產品批發和農貿市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點——進口水果交易》標準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吳尊友對進口水果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
吳尊友表示,在進口水果的存儲、運輸過程中,溫度不低,但也不會很高。如果這個過程中有污染,病毒在這種溫度的存活時間為7-10天。此外,檢測核酸陽性的進口水果商品,只能說明這個物品被病毒污染過,存在的可能是活病毒,可能是死病毒,也可能是病毒的核酸片段,并不一定具備感染性。病毒存活的時間有限,現在核酸陽性的進口水果絕大部分都是沒有傳染性的。截至目前,全國還沒有報告過,由于進口水果或包裝污染引起從業人員、消費者感染的案例,進口水果仍然是安全的。
目前,消費者對進口水果流通銷售環節并不清晰,因此擔心進口水果的安全問題,造成不敢買、不敢吃進口水果。對此,吳尊友表示,大家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我們有一系列措施能夠保證進口產品仍然是安全的,首先在海關有檢測、對整體外包裝進行消毒處理;在市場流通環節,從入庫到市場銷售,通過相關的指南實施,這些管理都減少了風險。在經過兩三道關卡后,消費者購買市場上的進口水果,有活病毒的可能性幾乎沒有。“我自己經常購買進口水果,像香蕉、車厘子、藍莓等,總體來說市場上銷售的進口水果還是安全的,采購、銷售、食用進口水果是沒有風險的。”
值得注意的是,吳尊友特別提示消費者在購買進口水果等商品時,如果購買到核酸檢測陽性的商品,也不必擔心,“即便是檢測核酸陽性的商品也基本上沒有傳染性。”吳尊友建議,進口水果能清洗的需要流水清洗,香蕉可以不清洗直接吃,吃完避免手直接觸碰嘴眼鼻,要先洗洗手,需要明確的是新冠病毒不會通過消化道傳播。
針對進口水果在市場流通環節的安全保障,吳尊友提出,國內市場繼續銷售進口水果,進口和國產還是要分開,減少國產水果和進口水果的交叉污染。如果都能夠按照相關指南來做,國內市場繼續銷售進口水果,不會造成新冠肺炎疫情的傳播流行。
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