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10月14日電 (李庭耀)農業保險是穩定農業生產、保障農民利益、抵御農業風險的重要手段。記者14日從山西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獲悉,該省選擇四縣區,開展省級政策性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產量保險、收入保險和未轉移就業收入損失保險試點。
“目前,我省農業保險保障水平以種子、化肥等直接物化成本為主,保障的總體水平仍然偏低,難以滿足農戶尤其是規模經營戶日益增長的風險保障需求。”山西省財政廳副廳長武志遠表示,試點險種的保障水平較傳統險種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此次試點主要選擇在小麥、玉米主產區實施。武志遠介紹,根據試點實施方案,從2021年起,山西省將在洪洞縣開展小麥完全成本保險試點,在聞喜縣開展小麥產量保險試點,在忻府區開展玉米完全成本(綜合天氣指數)保險試點,在朔城區開展玉米收入保險試點,上述四縣區同步開展未轉移就業收入損失保險試點。
“以玉米為例,傳統的玉米種植險保額為360元/畝,如農戶受災,*高可獲得360元/畝的賠款,試點的玉米收入保險水地保額為1200元/畝,如農戶受災*高可獲得1200元/畝的賠款,這就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獲得感。”武志遠說。
試點將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的原則,通過探索開展完全成本保險、產量保險、收入保險和未轉移就業收入損失保險,全面提升該省主糧作物保險保障程度,實現穩糧增收,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安全的政策目標。
其中,完全成本保險保障程度基本覆蓋小麥、玉米種植戶農業生產總成本;收入保險和產量保險保障程度基本覆蓋農產品產量和單價;未轉移就業收入損失保險進一步保障有能力外出務工但仍在農村開展主糧作物生產的種植農戶不因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和市場因素造成種植收入的大幅減少。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趙文志表示,新開設的未轉移就業收入損失保險試點是國內首創,給因種地導致不能外出打工賺錢的農民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保障。
“通過推進試點,有效降低小麥、玉米種植主體生產經營風險,充分保障農戶的物權收益和勞動力收益,確保農民收入穩定?!蔽渲具h說。
山西銀保監局副局長景晉生表示,山西銀保監局將根據相關規定,從事前、事中、事后三個時間段對相關保險產品進行監管。通過此次試點,監管部門會引導承保機構積累經營數據,為試點結束后進一步科學合理定價奠定基礎。(完)
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